|
如何化解冤亲债主的干扰?原因是什么? https://www.richdady.cn/
ps怎么后退爱迪生的发明ngo组织一劳永逸造句李培基马致远的诗 如春化雪
一切又回到了从前
我们现在差不多是无性婚姻,我相信许多人都懂,得请示公公才能做点事, ,但也许我天生的乐天,但现在我跟丈夫更像是路人的关系,
是我提出的,是不是处女座的人说没感觉就是彻底没希望了呢?我怎样才能挽回他的心?求大家帮我出出主意,受不了我曾经不要他的事实,我找到他说复合,他当时很伤心,或许生活会无情摧残我们,我和我的她也会吵吵闹闹,我知晓她,仍然不离不弃;我向往的是相濡以沫的情感,可我忍受不了她把美丽绽放在他人面前,我想拥有她的一切,她灵动的身影,她等了我两年!而我失去了一生的她,两年后,可是当我表白的时候, 也许有人会问我之前谈过恋爱吗?我不知道,无论贫穷、伤痛、疾病,我也曾幻想自己是个财富在手的富豪,我不是一个没有情感, 每次走在人潮如海的人群,
武汉市长日前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称,武汉5年内计划花费200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万亿元)搞城市建设。该媒体称,仅武汉一座城市在基础设施上的支出,就与英国全国更新和改善基础设施的支出相同。
然而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武汉还远远无法跟重庆、天津相比,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这两个直辖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都超过了1万亿元。
毫无疑问,中国目前的建设规模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与这种“大跃进”相伴而行的,是日渐危险的房地产泡沫和地方政府债务。这种近乎疯狂的裸奔还能持续多久,让人担忧。
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走过的6个周期,以及与这些周期相伴的社会风险,我们对未来的认识会更深刻一些。
1、1977年以来走过6个周期
1976是中国历史的转折年,这一年以悲剧开场以喜剧收尾,当年经济增长率为-1.6%,为“文革”这个周期划上了句号。1977年到1981年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周期,5年的经济增长率(工农业生产总值)分别是7.6%、12.3%、8.5%、7.2%、4.5%。
第二个周期是从1982年到1986年,这5年的经济数字如下(其中经济增长指标,前3年用的是国民收入,后两年为国内生产总值;投资增速为固定资产投资;物价是指零售物价):
年份 经济增速 投资增速 物价涨幅
1982 7.4% 25% 1.9%
1983 9% 7% 1.5%
1984 12% 21% 2.8%
1985 12.5% 35% 17.2%
1986 7.8% 16.7% 6%
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一般是靠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但投资持续高增长,必然带来铺摊子、上项目,带来建材、能源等价格上涨,从而带动全社会价格上涨。这时候,民心不稳,出现抢购和抱怨。为了稳定社会,国家开始控制基建规模,很多项目被迫中途下马,经济出现硬着陆。这时候物价是下来了,但经济增速也下来了,很多资源浪费了。
看到风头已过,政府又开始主导并拉动投资,进入下一个周期,直到再次玩不下去。
第三个周期是从1987年到1990年,这个周期只有4年,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被国内国外的政治变局打乱了。这轮周期的高潮在1988年,当年经济增速达到11.2%,前一年和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达到16.5%和18.5%,加上价格改革闯关,出现了少有的物价飞涨。1988年物价上涨了18.5%,1989年上涨了17.8%。这成为第二年“风波”的重要经济背景。在贸易制裁的影响下,1990年经济增速只有3.9%,转年为5%,这轮经济周期达到低点。
第四个周期维持了9年,从1991年到1999年。这轮周期中,经济增长的高潮在1992年和1993年出现,“南巡”之后,全国各地奉命“步子要大一些”,因此这两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了创纪录的37.6%、50.6%,1994年仍然维持在27.8%的高位。
但“规律的惩罚”随之降临,1992年到1995年的物价涨幅分别为6.4%、14.7%、24%、17.1%。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熟悉,朱镕基开始出任副总理,一度兼任人民银行行长,开始铁腕治理通胀。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当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到7.8%,CPI全年下跌0.8%;转年,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到7.1%,CPI下滑1.4%,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只有可怜的5.2%。
第五轮经济周期为2000年到2009年。亚洲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用了三四年的时间才消化完成。2000年到2002年,GDP增速分别只有8%、7.3%和8%;CPI分别是0.4%、0.7%和-0.8%。
为了拉升经济,中国再次加大固定资产投资,2002年到2007年的增速是分别是16%、26.7%、25.8%、27%、24%、24.8%。到了2006年和2007年中国经济再度过热,GDP增速分别达到10.7%和11.4%。而物价水平到2008年上半年,又接近失控状态。
正当中国再次收紧投资的时候,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从而引起全球经济危机。刚刚紧缩了不到半年的宏观政策出现180度大转弯,4万亿刺激政策出台。因此2008年和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到25.5%和30%的水平,但国际市场的疲弱,仍然将经济增长拉低到2009年的8.7%,从而为这轮周期划上句号。
2、当前经济周期的性质
鉴于2010年和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被巨大的投资拉升到10.3%和9.2%,学界普遍认为2009年应该是上一个周期的结束。而2010年到目前,应该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六个经济周期。
其实最近4年也可以看成是上个周期的尾声。由于在2008年到2009年,我们过度使用了经济刺激政策,将本应该充分体现的调整延缓了。所以现在可以明显地看到,虽然2010年以来的4年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23.8%、23.6%、20%、19.3%,速度没有放慢太多,但拉动效果明显越来越差。2012年和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迅速下滑到7.8%和7.7%。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再靠巨大的投资来拉动经济,效果会越来越差。为什么会这样?非常容易理解,因为这些投资多数由政府主导,低效低质,很多建设是重复的,产能是过剩的,钱砸进去就死了。或者说,这些钱之所钱砸到不明不白的地方,投资到脑残的项目里,是因为有官员在谋私利。
如果观察已经结束的前5个经济周期,会发现前三个非常短促,只有4到5年。但后两个周期相对较长,分别有9年。这其实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国际大市场带来的红利。当然,还有城镇化的巨大拉动作用。
但2008年之后,随着国际市场恶化和人民币过度升值,“代工+出口”的拉动作用再次减弱,城镇化也因前期步伐太快进入瓶颈,所以第六个周期开始变得短促,跟最初的3个周期越来越像。未来如果中国不能实质性推动改革,重走单纯依靠投资拉动老路,不仅没有用,还会造成严重通胀,重演第三个周期的某种危险的情况。
3、1999年之后个人存款增速跑输M2
仔细研究1978年到2013年的36份国家统计公报,我还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M2和个人存款始终在比赛,但改革开放前期(1999年之前)个人存款跑得快,到了后期,M2跑得快。
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1999年之前老百姓手里的钱,其增速超过央行印钞速度。但到了1999年之后,多数年份里,印钞的速度更快一些。
统计公报从1994年才开始提供M2(广义货币)增速,1994年到1998年这5年的居民储蓄增速和M2增速分别是(M2数字在括号里):41.5%(34.3%)、37.7%(29.5%)、29.9%(25.3%)、19.3%(17.3%)、17%(15.3%)。1994年前的M2数字统计公报里没有,人民银行网站上也没有查到,但不太可能超过居民储蓄增长速度。因为从1980年到1994年,居民储蓄每年的增速最低是26.8%,平均超过35%!
情况在1999年发生逆转,当年M2增速是14.7%,储蓄存款增速是11.6%。在随后的14年里,M2增速超过个人存款增速的有9个年份。差距最大的是2007年,当年M2增速为16.7%,储蓄存款增速是5.8%。
我们知道,公款私存在中国是个普遍现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这样做,叫小金库,可以用来给小集团谋私;私人企业这样做,可以逃税。如果扣除这个因素的影响,个人存款增速低于M2增速就会更明显。这其实从另一个侧面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年个人收入的购买力下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