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芽桥霞 发表于 2023-12-10 15:34:19

_人间琐碎(三)(转载)

  普通读者容易忽视上面所说的“真”、 “善”、“美”(这是以一种形而上的口吻来 说的,探及的是人类及宇宙的根本或目的),这可能与他们前来阅读的目的有 关。他们大概常常想要的是一种逃避,或 者是投身到作者创造的“理想国”,或者是 希望获得对于自己知道且为自己所不认可 的现状的来自于先行者的批判,这样可以 掩盖他们的无作为以及无能。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这种逃避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世事的不满,世事的卑劣在他们看来是毫无希望可拯救或者至少是现在无法拯救,他们 自己不愿行动,又或者行动中饱受艰辛而被迫终止,这反而更充分说明了他们的无能。
  也有可能他们是在书中才得知现实 的黑暗,这样就真的还不如前面那类人, 因为他们对生活缺乏观察,这样的人就算 是看书也未必是能体味作者的伟岸的,虽 然真知并不在于细节,但理解诸如伟大是 需要人在一定鉴赏能力上仔细品味的。于是,我应该介绍这样一个见解,即那些著 书者是希望改变什么的,至少是改变自己 的读者,而如果读者是行一种逃避,那还 真是没能体会作者一片良苦用心。作者的 心是广阔的,而不是要去排斥外人,如果 这样,那他就没有必要去出书著作了,因 为读者全是外人。这一点是和我开始时写 到的契合的,他是不会嫌弃自己的读者是 多么粗陋的,因为他深信自己能说服这些人(一般来说,这种说服所企及的改变就 是“真”、“善”、“美”的信念在大众中的普 及,这应是与大众在阅读中所形成的逃避 社会的态度相悖的,因为作者为达到说服 的目的在叙述中本来就是以“开放”的口 吻,如果作品中一直在闭塞自我,这样的 作品虽能使得在同一个时代或稍微后一点 的时代中有相似灵魂体验的人产生共鸣, 但一旦离开这个背景很难想象会使人作何 感受,因为这种作品与社会的理念既人与人的不断融合是相违),从而达到灵魂一致,这是一种强大的信念,如果这些人 能体味,再感受到这种信念普及后所能产 生的显著影响,我想,对于人世的绝望就 应属是无由的偏见。然而,这些人会强烈 的反驳,说作者的这种信念是不会为大众 所认可的,大众因其愚昧、落后怎么可能 理解世间还存在这样一种伟岸。尤其是你 还可以举出作者的实际遭遇来证明就算是 灵魂卓越的作者也是以一种无可奈何的绝 望态度来面对大众的,这也许最能佐证自 己的无作为,不过请不要忘记作者是以自 己的著作(或理念)来表明自己的坚守, 是作为宣战书,更是作为强有力的武器, 来“扰乱”根深蒂固于社会深处的禁锢。这 不是无作为,虽然或许是因为不得实现自 己的价值才借以著书这条方式,这倒反能 说明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渴望,即改变什 么,最起码是改变自己的读者。而如果读 者却麻木到去行逃避,那无疑是要遭到作 者本人反对的,因为你的逃避对于作者来 说就相当于是没有施加影响,这是在侮辱作者的宏图。
  这时,你发现唯一能能与你共语的人 甚至有可能会鄙视你,你会怎么想?那他 还是懂你的吗?当然,当这样一种渴望自 己的思想为人类所理解的情绪受到打压 时,人总是难免有所抱怨,抱怨这样麻木 的群众,但这不能曲解那种强烈的渴望, 这渴望是海纳百川的,而不是狭隘的排外 (当然封建等级制度可能有过这种排外, 但对于同阶级的不论良莠都还是能忍受 的,至少也是企及能感化他们的,此只能 说明社会的影响,并不能用来批判作者本 身)。我认为排外是那些“资深”读者最容 易产生的“毒素”,以排外的眼光看这世界 只能将他们与自己的理想国度隔开,因为 越是排他,他们越是不能集结大多数人去 实现他的理想,而靠沉醉于自己臆造 的“理想国”度日,无疑是会产生精神问题 的。也许,这类人不会觉得这又有什么不 可,只是我希望他们能更深的有所理解, 免得还以为自己是有多高洁,还以为是他 人排斥了自己,更加让人可笑的是他们还侮辱了他们自认为的伟大的作者,将自己的无作为与作者挂钩。
  当然,无可否认,也有些人会说阅读 只是本着一种爱好(这里将论及的是一种 虽在阅读但对于阅读只停留在表面的认知 而已,或者他们认为是因为阅读是一种爱 好而且是很特殊的爱好所以才喜好阅读, 这有点像中学一些男孩想着吸引女孩关注 而喜好打篮球一样)。
  这里作为重要补充,我要先提及一下 何为真正的爱好。爱好,是不应浅显的认 为是对一种事物的喜好,这仅是对这个事物刺激的一种反应而已,如果要长久下去 只有两种可能方式:一是一直保持当初接触时那种条件与状态,只将是仅只停留在 表面;二是在刺激导致的强烈求索的驱动 下去探究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时如果在经 历了诸多艰苦体验后还能保持与最开始刺激产生的相同反应,或者说还能继续坚持下去,那么这就可以称之为爱好。这样我 将回到上面的论述,即对于本着“爱好”而 看书的情况。
  这无疑是虚假的,而且相当自以为是。或许作为这类读者最值得为人注意的 是,他们常常以自己广泛的阅读这一个习 惯自居,而根本就建立不了一个系统作为 自己的信念。这类读者会很盲目,以为自 己的“爱好”很优雅、很值得赞许,更深刻的,他们是会错误的将“爱好”(源自于曾 论述过的两种“爱好”的差别)的作用神圣化,他们理解的爱好是模糊的,他们的爱 好只会着重于对于表面的了解而已。这些 读者无疑是含混的,这种含混的根源就在 于自己就根本就不理解自己的阅读的浅显 而且还狂妄的认可自己的模式,或者说根 本就没能了解阅读的意义,根本就没有自 己的思考,这样更何况于理解那些著书者,即以一种思索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理念(而这种思索在作者认为是自明的,即读者能体会到作者叙述的东西,这种叙述 只是对那些读者已经知道的东西的一种合 理的再阐释,如果读者对于阅读只是一种表面上的认识,那么很难不想象他会以同 样的不明了来对待作者的理念),不会对作者的观念有什么自我的认知。总之,书 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而这类人却仅仅是一 种传承,而且更糟的是只会越传越腐朽, 越传越只是皮毛而已。我想就只简单介绍 一下,希望能将自己的思绪讲明。
  而发展到另外一种极端的,即很清楚 的知道自己阅读的喜好是因为某些作者的 感悟是能使自己产生共鸣的,而且就沉浸 在其中不能或是不愿自拔。很明显,这类 极端更有可能出现,而且较上面那个更不 会引起人们的反感,甚至会得到赞赏,上 面那个极端的出现应该说是短暂的,出现 在最初阅读的阶段而且可能会发展到这个 阶段,这个极端出现的是会相对晚些而且 一旦出现很难纠正,因为这不被认为是有 害的,当然现在论及的所有都还没体现出 严重的害处,至少对于阅读者而言。这个 误区在对作者观点的看法上。因为他们寻求与自己契合的那类“生存哲学”,很多人 容易在阅读的过程中被作者的观念所影 响(得益于作者强大的辩证),这随时作者的典型目的之一,但读者如果经常性的 改变自己的认知,尤其是关于人生态度等 的,则必然是有害的。我想说的是,作者 最了解自己,他也应该知道自己的观点有 些并不全面,他最愿为人看到的是他的作 品中最能体现他思考的,也是最缜密的东 西,除此之外,他不会在意对于他作品其 他细枝末节的删删改改,这也使得翻译成 为可能。于是他最注重的是为人理解这种 思考,为他人认识世界或社会提供一种可 能,而仅是一种可能而已(同样可以用科 学的发展来阐释,即理论是不断趋真的, 同样应看到有正极限与负极限的区别)。 如果读者是要充分接受一种观念,先不论 及会严重影响人的判断的全面发展,势必 会影响其处世态度,造成一种反复,因为 当遇到更加爱好的“哲学”时,很快就又一 叶以蔽目了。而我想再提及一点,即在这 种状态下,读者所可能产生的排外情绪是 最高的,哪怕是对于作者的一点小小的质 疑都会被认为是对自己的人生的否定从而 产生不必要的矛盾,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 读者是狂热了。(更加吸引自己的“哲学”则不完全属于这类,但最开始也是会 受到抵制的)于此,我只评判一点,即阅 读应是企及作者的思维形式并加以贯通成 为自己的而非要企及人生的知识,因为自 己才是自己“哲学”最有力的发明者和受用者。
  关于误区的讨论就告一段落,可能还 有一些误区是更值得探讨的,但我不认为 应该全部网罗,这是不符合我本文要义 的。我只再提及一点,即这些误区很少情 况是单独出现的,往往是综合征,或者是 不同时段的不同表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_人间琐碎(三)(转载)